1、学科特色
在巨大的消费市场推动下,有利的宏观政策引领下,以黄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为依托,立足皖南地区,辐射安徽省内外,发挥地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靠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区位优势,凝练特色,重点发展。开放办学,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;校企合作,突出实践教学环节;校地合作,服务地方,特色发展。
2、学科优势
(1)政府支持旅游的力度空前,旅游市场需求旺盛
市场层面:2015年中国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,旅游成为国内消费热点。2015年安徽省接待入境游客445万人次,接待国内游客4.44亿人次。党中央、国务院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,将旅游业定义为幸福产业,必将进一步助推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。
政策层面:近年来,国家旅游政策密集出台,2017年安徽省启动创建大黄山国家公园。
(2)对比同类院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
该学科为第一批校级重点学科。学科现有专业教师42人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总数的16.7%,高级职称教师占总数的35.7%;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,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38项,其他25项,经费合计达309.1万元。现有在校生2605人,居我省同类院校办学规模之首。
(3)多元教学模式
采用“实训室”、“边学边做”和“课题式”教学,强化学生的旅游实践和创新能力;坚持理论教学和应用教学相结合的模式,重视校企合作、校地合作,建有遍布黄山市及北京、长三角、珠三角旅游发达地区60多家的校企合作基地和单位。
(4)深度参与地方旅游业发展
依托所处的地域优势,积极参与黄山市的旅游调研和规划,参与皖南乡村旅游资源开发,参与旅游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工程,使专业能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。
(5)广泛开展和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
旅游学院大力推进办学国际化,近年来与法国、韩国、美国、荷兰、香港、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院校和学术团体进行了积极的合作。
3、在国内外同类学科中的学术影响力
2016年旅游管理3个本科专业通过世界旅游组织为期三年的教育质量认证,已在全省乃至全国拥有领先的影响力。
方向一:旅游规划与发展战略
成员:余向洋、甘卓亭、李德明、王娟、闻飞、方敦礼、王金莲、柯来章、吴丽蓉
方向二:朱国兴、胡善风、赛静、何玉荣、程静静、金一星、刘祥恒、刘婷卢、剑鸿、丁南
方向三: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旅游
成员:张俊香、毕民智、朱生东、代华、朱红兵、范建丽、李瑛、杨潇
方向四:徽菜传承与创新研究
成员:金声琅、孙克奎、姜薇、王式玉、李毅、黄玉海、唐晖慧